【西兰花】西兰花各时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西兰花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 我国有少量栽培, 主要供西餐使用 。 西兰花营养丰富, 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营养成份位居同类蔬菜之首, 被誉为“蔬菜皇冠” 。

【西兰花】西兰花各时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文章插图

形态特征

西兰花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普通的白花菜(甘蓝)基本相似,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 1-2年生草本植物 。 长势强健, 耐热性和抗寒性都较强 。 植株高大, 根据不同品种叶片生长20片左右抽出花茎, 顶端群生花蕾 。 紧密群集成花球状, 形状为半球型, 花蕾青绿色, 故称青花菜 。

叶色蓝绿互生, 逐渐转为深蓝绿, 蜡脂层增厚 。 叶柄狭长, 叶形有阔叶和长叶两种 。 根茎粗大表皮薄, 中间髓腔含水量大、鲜嫩, 根系发达 。
一、缓苗期的管理
此期管理主要是降温和保湿, 以促进早缓苗 。 除用遮阳网搭棚遮阳降温外, 早晚还须各淋水一次 。 为防止地下害虫咬断幼苗, 定植时将米乐尔均匀撒在土表上 。 定植后7天左右薄施一次人粪尿或2%~3%尿素水溶液, 以促进植株生长 。 为预防和减少病害发生, 定植后10天左右喷施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一次 。
二、莲座期的管理
此期为西兰花营养生长旺盛期, 必须提供充足的肥水, 使茎、叶较快生长, 为夺取高产打下良好的营养基础 。 此期需追肥2次, 第一次追肥在植株开始迅速生长时(定植后约15天), 用小锄头在株间开穴施入尿素, 每亩约施15公斤;第二次追肥在植株封垄前进行, 当植株心叶开始呈拧心状时(定植后约30天), 结合除草在行间开浅沟将肥料施入后培土, 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 或花生麸25公斤 。 有条件的地方, 此期最好每隔7~10天淋施人粪尿一次 。 莲座期前期淋水要充足, 以满足植株快速生长发育需要;当植株团棵后, 适当控制浇水, 以促进地下根系发育 。 对此期发生的侧枝要及时摘掉, 以促进主花球形成 。 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特别是注意小菜蛾(俗称吊丝虫)、菜粉蝶(俗称菜青虫)、黑腐病和软腐病的危害, 小菜蛾可在卵孵化高峰期至2龄幼虫期用5%锐劲特3000倍液或1%杀虫素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菜粉蝶可用Bt乳剂1000倍液, 或速灭杀丁1500~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黑腐病和软腐病发病初期可用200毫克/升农用链霉素, 或200毫克/升氯霉素, 或75%百菌清600倍液, 或77%可杀得500~800倍液等交替喷洒防治 。
三、结球期管理
为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有利花球形成, 此期要适当控制氮肥, 配施磷、钾肥和硼、钼等微肥 。 在花球形成始期(定植后40~50天)重施肥一次, 亩施氯化钾15公斤、复合肥15公斤 。 为减少花球表面黄化和花茎空洞, 延迟植株衰老, 在花球形成期用0.5%硼砂和0.5%钼酸铵溶液喷洒叶面, 约隔1周喷一次, 连续喷2~3次 。 整个花球形成期, 田间土壤应注意保持湿润, 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和防治病虫害 。 兼收侧花球栽培的每株留健壮侧花枝3~4个, 其余的侧花枝宜摘掉 。
四、盛收期的管理此期既要注意及时摘除病叶、老叶, 以利通风透光, 促进养分向花球的积累, 又要注意控制水分, 防止湿度过大, 引发病害和花球霉烂 。 遇酸雨或大雾天气时, 应及时洒水, 冲走雾水及酸雨, 以减少花球腐烂 。 西兰花的适宜采收期较短, 若采收过迟, 花球松散、花蕾变黄、品质下降, 但采收过早则花球小、产量低 。 一般以手感花蕾粒子开始有些松动或花球边缘的花蕾粒子略有松散, 花球表面紧密并平整、无凹凸时为采收适期 。 西兰花采收宜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进行, 采收时将花球连同10厘米左右长的肥嫩花茎一起割下, 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 尽快包装上市, 未能及时上市的须迅速低温贮藏 。 兼收侧花球栽培的还应在主花球采收后追肥一次, 每亩约施复合肥15公斤, 待侧花球长到直径5厘米左右时再采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