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苦参的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苦参的高产栽培技术】苦参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讲的人参,它的区别还是挺大的,苦参它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在我国中药文化历史悠久,很多的中药名字他们仅仅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他们的功效和作用却相差万千 。

【栽培】苦参的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什么是苦参
苦参中药名 。 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 其苦,寒 。 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
【栽培】苦参的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苦参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根据苦参的生活习性,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块,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pH值6~8的沙质壤土 。 土质粘重、低洼积水、有物遮光的地块不宜种植 。 苦参为深根多年生植物,种前需施足以磷肥为主的迟效长效厩肥、饼肥或化肥作基肥 。 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深翻30~40厘米,一定要打破犁底层,以利根系生长发育 。 耙细整平,北方作宽1.5~2米的平畦,南方作高15~20厘米的高畦 。 地块周围挖排水沟,使其旱能浇、涝能排 。
二、选用优种
同等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 选用良种是效益高、见效快农业措施 。 苦参61-2-22四倍体新品系不仅田间农艺性好,生长势旺,而且根部药材的苦参酮含量也大大高于原植物和其他的四倍体株系,产量高的同时,化学成分含量也高,达到了理想的要求,应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
三、移栽
春播后,幼苗培育75天左右即可移栽 。 可春栽亦可秋栽 。 春栽于5月中旬,秋栽于10月下旬进行 。 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根,翌年早返青 。 栽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33×23厘米挖穴,穴深视根长而定,穴底施入适量粪肥作基肥,与穴土拌均匀后,每穴栽入种子繁殖的幼苗1~2株,栽植深度以种苗原自然生长深度为准,微露心芽即可 。 栽后浇透定根水 。 扦插苗每穴栽1株,按同样方法和栽植密度栽入穴内 。
【栽培】苦参的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插图

四、繁殖方式
以分根、芦头繁殖为主,亦可种子播种和扦插繁殖 。
1、分根繁殖秋季收获时,选择直径0.7~1厘米粗、颜色紫红、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的当年生苦参根作种根,湿沙藏至翌春 。 早春3~4月,将种根切成4~6厘米小段,按行距株距深度35厘米×25厘米×6厘米的规格,将切好的种根竖着放入穴中,一穴一段,大头朝上,切勿颠倒,覆土2厘米左右,不宜过厚,否则影响出苗 。 每亩用种根50公斤左右 。 用根段种植,开花晚,当年难收到种子,但根部生长较快,药材产量高 。
2、芦头繁殖在苦参收获时,选取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剪下粗根药用,而将细根连芦头带心叶用作种苗进行种植 。 大棵的苗,可按芽与根的自然生长状况分割成2~4株,然后再种植 。 还可以挖取野生苦参,粗根剪下入药,细根连同芦头一起栽种,株、行距与分根繁殖方法相同,时间应在晚秋或早春 。 用芦头繁殖,栽种后次年即可收获,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好 。
3、扦插繁殖北方6~7月,南方4~5月,选取生长健壮、无病的苦参枝条齐地剪下,切成13~16厘米长的小段,下部切口要靠近茎节部位,呈马蹄形 。 剪除下部叶片,按行株距20×10厘米,将插条斜插于苗床,深为插条的1/2~2/3,覆土压紧,地上留1~2个叶片 。 家种苦参边剪边插,不能久放,否则影响插条成活率 。 插后保护土壤湿润,适当遮荫,15~20天即可从最下部的茎节处长出新根 。 待根长3厘米时,定置于大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