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经济情况如何


中国目前经济状况怎么样? 中国经济发展的猜想
近年来 , 中国四万亿促进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蓬勃发展、薪资水平上升等等 。 在这些乱象中有人痛斥政府乱花钱 , 如果把花在高铁、高速上的钱发给普通老百姓多好 , 这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 然而本人从国家及未来的角度做出一些猜想 , 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个正确的决定 。 首先从中国从放开商品房开始说起 , 房地产从此一枝独秀 , 一飞冲天 , 飞涨的房价和稳如泰山的工资形成鲜明对比 , 老百姓却怨声载道 , 政府只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提高百姓收入 , 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 用人成本的提升很快体现在物价上 , 物价也一路看涨 。 房价和物价的上涨又进一步刺激政府提高人民工资(这个提高当然是缓慢的) , 不断反复 , 可是这仅仅是国内的情势 , 从全球考虑 , 商品价格的提高使“中国制造”优势削弱 , 出口疲软 。 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 , GDP没有了出口的拉动就会增长放缓 , 为了保GDP(其实是保制造业)政府开始大力促进内需 , 四万亿投资(稍后再说)、家电下乡等等 , 家电下乡确实让老百姓掏出了更多的钱来购买商品 , 从而促进了内需、延缓了制造业的衰退 , 但是美国不会让你这么安生 , 从中国房地产起飞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美元的升值 , 在中国制造业开始衰退后更甚 。 内忧外患的中国制造业“飘摇欲坠” , 政府采取的家电下乡等努力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汇率上涨相比显得不够“给力” , 面对利润不断减少的企业家们唯有另谋出路——到劳动力更加低廉的其他国家开厂 , 中国企业的出走必然使国内失业率大大增加 , 同时也会使国外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更加不看好 , 这样一来中国经济发展就会很困难 。 四万亿投资 ,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 这是政府为了留住国内企业、吸引外资所做出的努力 , 不是乱花钱 。 下面说个情况 , 有的企业家也到国外考察过办厂的可能性 , 虽然当地劳动力成本很低廉 , 但是物流、交通、配套设施、产业链都相对缺乏 , 工作效率也不高 ,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还是在国内办厂更加合适 。 从而可以看出 , 在劳动力成本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办厂环境也是留住企业、吸引外资的有效方式 。 看看现在的中国 , 高铁、高速快速建设 , 可以说四通八达 , 交通的改善也迅速的提高了物流的速度与质量 , 再加上中国产业链比较齐全 , 不用到处寻找原材料 , 这些才是中国留住企业的优势 。 返回开始的话题 , 中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虽然耗资巨大 , 但这是为了能够留住制造业企业 , 而对于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 , 留住了制造业企业就相当于挽救了中国经济 。 (补充:中国各项政策中的贪污腐败现象不考虑在内)
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如何 当前宏观经济整体由“热”趋“稳”


央行经济分析小组: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当期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 但总体上这种影响具有局部性和短期性 , 不会改变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 。 从当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看 , 受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 , 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 但没有出现市场担忧的大幅下滑 。

今年以来 , 我国宏观经济内外环境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 一方面 ,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 我国出口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另一方面 , 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成本上升压力使国内投资增速逐步回落 , 先后爆发的自然灾害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 这些变化使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有所减缓 。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看 , 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在2007年9月至12月亮起趋热的“黄灯”后 , 从今年初开始 , 连续亮起“绿灯” , 显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处于稳定区间 。 从实际经济运行看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 , 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 , 工业生产也有所回落 。 但就总体而言 , 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与2003年以来本轮上升周期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 并未出现急剧下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