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植物水竹怎么繁殖?水竹的繁殖方法介绍


【水竹】植物水竹怎么繁殖?水竹的繁殖方法介绍

文章插图

水竹的繁殖方式
水竹可采用分株、扦插或播种繁殖 。
分株繁殖
分株一般于早春结合换盆时进行, 家庭繁殖伞草常用此法 。 分株时将母株从盆中倒出, 将其分割成数小丛分别上盆 。 此法简便且易成活 。 花叶伞草等具斑纹的, 必须用分株繁殖 。
扦插繁殖
扦插四季均可进行, 但最好是在花前进行 。 扦插时从健壮茎秆顶端约3~5厘米处剪断, 并剪除部分总苞片, 将茎秆部分插入沙土, 使总苞片平铺紧贴在沙土上, 并在苞片上面稍铺一层沙, 保持沙土湿度和空气湿润, 放于通风阴蔽处, 在20~25℃温度条件下, 约20~30天即可生根 。
播种繁殖
【【水竹】植物水竹怎么繁殖?水竹的繁殖方法介绍】可以在4月份前后进行 。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装有河沙的浅盆内, 并覆以薄土, 稍加压实, 浸水后盖上玻璃 。 在室温20℃左右时, 约10~15天即可出苗 。 苗高5厘米时可移植于小盆中养护 。
根据水竹水陆都可生长水竹的特性, 如用一长方形不漏水的花盆, 配置高低不同数丛伞花, 留出水面, 点缀几块玩石, 可构成一幅自然的水景, 但见疏影 横斜, 景致宜人, 别有情趣 。 水竹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也可播种 。 扦插于6-7月进行, 选开花前的健枝最易生根 。 取茎顶梢3-5厘米, 并将轮生的叶短剪一半, 以减少水分蒸发, 然后扦于砂或蛭石,使叶片贴在基质上, 浇透水, 以后保持基质湿润, 20天就能生根 。 分株全年都可进行, 但以3月中下旬翻盆时进行最宜 。 4月播种, 也容易萌发成苗 。 水竹繁殖方法较多, 可播种、分株、扦插等 。 1、扦插 。 可分为土插和水插两种 。 土插一般在夏季生长季节, 从茎顶端伞状苞叶下5厘米至6厘米处剪下, 把苞叶尖端剪去, 留3厘米至4厘米长, 修剪成直径6厘米至8厘米的叶盘, 然后将花茎插入装有沙的盆内或沙床中, 使叶盘紧贴沙面, 置阴凉处, 保持空气和盆土湿度, 20多天水竹就开始生根长新芽, 并萌发出小植株 。 水插时, 可用洗净的广口瓶装入凉开水, 从茎顶伞状苞叶下8厘米处剪下, 把每枚苞叶剪去1/2, 插在盛水的广口瓶中, 水温25℃, 以后, 苞叶腋产生新芽并向上生长, 须根伸入水中, 20多天就可成苗移栽 。 夏季水插时, 需2天至3天更换一次凉开水, 防止插穗被细菌污染而腐烂 。
分株 。 宜在3月至4月换盆时进行 。 把生长过密的母株从盆中托出, 分切成数丛, 分别上盆, 随分随种植, 极易成活 。 一般在上盆后就是一盆完整的观叶花卉 。
播种
一般在9月至10月种子成熟时采摘, 放阴凉处风干后收藏 。 翌年3月至4月, 用撒播法将种子撒入有培养土的盆内, 压平、覆薄土, 浸足水后, 盖上玻璃, 保持盆土湿润 。 10天后, 水竹相继发芽, 苗高5厘米时可移入小盆 。
水竹生长较快, 栽培容易, 甚至用水淹没盆土也能生长很好, 还能生于水中, 故称水竹 。 夏季高温季节, 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盆土湿润, 避免强光直射, 每两周施稀薄液肥一次, 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 如肥水不足, 植株拥挤, 气温过低, 盆土干燥, 都会使茎叶发黄枯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