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三顾茅庐的人物是谁,刘备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顾茅庐历史人物是谁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刘备 。 建安十二年, 刘备在“三顾茅庐”后, 见到诸葛亮, 问其应如何统一天下, 诸葛亮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 提出夺取荆、益两地为根据地, 进行政治改革, 联合孙权, 南抚夷越, 西和诸戎, 从而统一中国 。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三顾茅庐 (《三国志》中的典故) 编辑 讨论30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 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 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 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
顾:拜访;茅庐:草屋 。 为汉末刘备去南阳卧岗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 比喻真心诚意, 一再邀请 。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 亮躬耕陇亩, 好为梁父吟 。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 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卧龙岗诸葛草庐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 此后传为佳话, 渐成典故, 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 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 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
TA说

三顾茅庐的真相:知己之主于竭命之良2019-08-31 21:08
秋收后, 当刘备第三次诚恳邀请时,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打动, 同意入伙, 并为刘备规划了远大的战略构思——“草庐对" 。 ...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 三顾茅庐 外文名 sincerity 读 音 sān gù máo lú 语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 出 自 汉末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相关人物 诸葛亮 刘备 关羽 张飞 词 性 名词 会晤内容 隆中对 影 响 三国鼎立 历史发生地 南阳郡邓县隆中? 现地名 襄阳隆中
目录
1 成语解释
2 成语典故
3 词语辨析
4 《草庐对》
? 《草庐对》原文
5 历史背景
6 相关记载
? 前出师表
? 三国演义
7 分析质疑
8 主人公
? 刘备简介
? 诸葛亮简介
成语解释编辑
【成语】: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 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卧龙岗聘诸葛亮的故事 。 比喻真心诚意, 一再邀请 。
隆中对策源地隆中诸葛草庐
隆中对策源地隆中诸葛草庐
成语典故编辑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亭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 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1]
词语辨析编辑
【举例造句】: 我住着半间儿草舍, 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拼音代码】: sgml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歇后语】: 刘备访贤
【灯谜】: 刘备请孔明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英文】: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
【故事】:官渡大战后, 曹操打败了刘备 。 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 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 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 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 南阳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 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 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
第二天, 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 去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 。 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 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 刘备只好回去了 。
过了几天, 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 。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 急忙过去行礼 。 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 。 他告诉刘备, 哥哥被朋友邀走了 。 刘备非常失望, 只好留下一封信, 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 平定天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