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锻炼有哪些特点? 气功是人类自养其生的方法之一?

医学发展到现在, 重视的多是向外界寻求保健治疗的方法 。 例如, 不断地寻找新的更有效的化学药物代替旧的药物;利用声、光、电、热、磁等物理研究方面的新技术, 研制新型的物理检测、诊断和治疗仪器;研究新的生物疫苗以便更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利用日光浴、温泉浴、砂疗、泥疗等所谓的自然疗法等等 。 总而言之, 如果将上述利用外界因素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称为外部疗法的话, 那么, 还应当重视人体内部条件的作用 。
事实证明,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 这种变化之剧烈, 甚至可以引起人体的形态实质发生改变 。 这种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自调机制的变化可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起到强身治病、为人类造福的作用;但也可以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给人体造成损伤, 形成疾病 。 随着近年来一些交叉学科如心理生理学、心理免疫学等的发展, 人体内部的一些奥秘逐渐被揭示出来, 已逐渐证实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 改变自身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 但是, 目前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不全面的, 而且直到今天还不被大多数人普遍自觉地重视 。 因而, 认识、掌握和利用这一规律, 为人类自身的保健医疗服务, 对历来多注重向外部寻找方法的治疗方式,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将使医学治疗方法和医学模式更加全面 。 而气功锻炼, 恰恰就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内部自调机制的开发和利用上 。 这种利用人体自身内部条件健身治疗的方法, 相对于上述外部疗法, 可以称作内部疗法, 也即自养其生的方法 。
气功治疗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体内部的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实现的 。 我们知道, 引起疾病的因素有许多种, 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则直接伤害机体的功能或形态造成疾病 。 而精神刺激因素则直接影响人的心理, 心理紧张通过神经和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机体, 使生理功能失调形成病变, 包括免疫功能降低 。 严重的功能失调也可进一步造成机体形态损伤 。 气功锻炼中, 尤其是在入静状态时, 可使练功人体验到一种极其愉快的舒适感, 这种美好的情绪状态, 以及在这种形态下的自我主动调整, 会使失调的生理功能向着协调的方向发展, 甚至进一步引起病变的形态实质得到相应的修复, 从而实现气功防治疾病的作用 。
气功发挥作用的机制显示, 气功疗法有别于由医生从外部施予患者的物理疗法、化学疗法、生物疗法等物质治疗手段, 气功疗法主要是练功人通过调整自我心理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 这种利用人体自身内部条件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自养其生的方法 。

气功的特点主要有:
1、发挥练功人的意识能动性 。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1)、变被动为主动:历来的治疗方式基本上都是医生给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 患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 气功疗法则是患者通过亲自练功, 自己为自己治病, 变被动为主动 。
(2)、变外部为内部, 变他养为自养:传统的医学重视的多是向外界寻求保健治疗的方法 。 例如不断合成新药代替旧药;研制新的疫苗去预防传染病, 生产含有微量元素的食品等 。 这种只注重外部疗法的医学模式, 忽视了人体自身内部条件的重要性 。 事实证明, 人体内部存在着一种潜力很大的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 认识、掌握和利用这一规律, 为人类自身的保健医疗服务, 是气功锻炼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又一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