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排除心里杂念,怎么排除杂念放空自己( 二 )


如何排除心中杂念!!!! 方法之一: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 这种方法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当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要自觉提高自己注意力和专心能力的目标时 , 你就会发现 , 你在非常短的时间内 , 集中注意力这种能力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变化 。 同学们要在训练中完成这个进步 。 要有一个目标 , 就是从现在开始我比过去善于集中注意力 。 不论做任何事情 , 一旦进入 , 能够迅速地不受干扰 。 这是非常重要的 。 比如 , 你今天如果对自己有这个要求 , 我要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 , 将这一讲的内容基本上一次都记忆下来 。 当你有了这样一个训练目标时 , 你的注意力本身就会高度集中 , 你就会排除干扰 。 同学们知道 , 在军事上把兵力漫无目的地分散开 , 被敌人各个围歼 , 是败军之将 。 这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中一样 , 将自己的精力漫无目标地散漫一片 , 永远是一个失败的人物 。 学会在需要的任何时候将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 , 注意力集中起来 ,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天才品质 。 培养这种品质的第一个方法 , 是要有这样的目标 。 方法之二:培养对专心素质的兴趣 有了这种兴趣 , 你们就会给自己设置很多训练的科目 , 训练的方式 , 训练的手段 。 你们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 , 甚至完全有可能通过一个暑期的自我训练 , 发现自己和书上所赞扬的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样 , 有了令人称赞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 同学们在休息和玩耍中可以散漫自在 , 一旦开始做一件事情 , 如何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 这是一个才能 。 就像一个军事家迅速集中自己的兵力 , 在一个点上歼灭敌人 , 这是军事天才 。 我们知道 , 在军事上 , 要集中自己的兵力而不被敌人觉察 , 要战胜各种空间、地理、时间的困难 , 要战胜军队的疲劳状态 , 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 , 需要各种集中兵力的具体手段 。 同学们集中自己的精力 , 注意力 , 也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 。 这些都值得探讨 , 是很有兴趣的事情 。 方法之三:要有对专心素质的自信 千万不要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良暗示 。 有的家长从小就这样说孩子: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 。 有的同学自己可能也这样认为 。 不要这样认为 , 因为这种状态可以改变 。 如果你现在比较善于集中注意力 , 那么 , 肯定那些天才的科学家、思想家、事业家、艺术家在这方面还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 你还有不及他们的差距 , 你就要想办法超过他们 。 对于绝大多数同学 , 只要你有这个自信心 , 相信自己可以具备迅速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 能够掌握专心这样一种方法 , 你就能具备这种素质 。 我们都是正常人、健康人 , 只要我们下定决心 , 不受干扰 , 排除干扰 , 我们肯定可以做到高度的注意力集中 。 希望同学们对自己实行训练 。 经过这样的训练 , 能够发生一个飞跃 。 方法之四:善于排除外界干扰 要在排除干扰中训练排除干扰的能力 。 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 曾经给自己立下这样一个训练科目 , 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 。 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 同学们一定知道 , 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 , 依然能够非常沉静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在指挥中心判断战略战术的选择和取向 。 生死的危险就悬在头上 , 可是还要能够排除这种威胁对你的干扰 , 来判断军事上如何部署 。 这种抗拒环境干扰的能力 , 需要训练 。 我在你们这么大的年纪时曾有意做过这种训练 。 就是不管环境多么嘈杂 , 当我进入我要阅读和学习的科目时 , 对周围的一切因素置若罔闻 。 这是可以训练成功的 。 方法之五: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 在这里要排除的不是环境的干扰 , 而是内心的干扰 。 环境可能很安静 , 在课堂上 , 周围的同学都坐得很好 , 但是 , 自己内心可能有一种骚动 , 有一种干扰自己的情绪活动 , 有一种与这个学习不相关的兴奋 。 对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 , 要善于将它们放下来 , 予以排除 。 这时候 , 同学们要学会将自己的身体坐端正 , 将身体放松下来 , 将整个面部表情放松下来 , 也就是将内心各种情绪的干扰随同这个身体的放松都放到一边 。 常常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 。 同学们可以想一下 , 在课堂上 , 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始终注意力集中呢?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呢?除了有没有学习的目标、兴趣和自信之外 , 还有一个就是善于不善于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 有的时候并不是周围的同学在骚扰你 , 而是你自己心头有各种各样浮光掠影的东西 。 要去除它们 , 这个能力是要训练的 。 如果你就是想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 , 乃至到了三十岁还要靠父母养活 , 或者你就是想混世一生 , 那你可以不训练这个 。 但是 , 如果你确实想做一个自己也很满意的现代人 , 就要具备这种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素质和能力 , 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 , 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 方法之六:节奏分明的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同学们千万不要这样学习:我这一天就是复习功课 , 然后 , 从早晨开始就好像在复习功课 , 书一直在手边 , 但是效率很低 , 同时一会儿干干这个 , 一会儿干干那个 。 十二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 休息也没有休息好 , 玩也没玩好 , 学习也没有什么成效 。 或者 , 你一大早到公园念外语 , 坐了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 , 散散漫漫 , 说念也念了 , 说不念也跟没念差不多 , 没有记住多少东西 。 这叫学习和休息、劳和逸的节奏不分明 。 正确的态度是要分明 。 那就是我从现在开始 , 集中一小时的精力 , 比如背诵80个英语单词 , 看我能不能背诵下来 。 高度地集中注意力 , 尝试着一定把这些单词记下来 。 学习完了 , 再休息 , 再玩耍 。 当需要再次进入学习的时候 , 又能高度集中注意力 。 这叫张弛有道 。 一定要训练这个能力 。 永远不要熬时间 , 永远不要折磨自己 。 一定要善于在短时间内一下把注意力集中 , 高效率地学习 。 要这样训练自己:安静的时候 , 像一棵树;行动的时候 , 像闪电雷霆;休息的时候 , 流水一样散漫;学习的时候 , 却像军事上实施进攻一样集中优势兵力 。 这样的训练才能使自己越来越具备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 方法之七:空间清静 这个方法 , 非常简单 , 当你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 , 要将书桌上与你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 。 在你的视野中 , 只有你现在要学习的科目 。 这种空间上的处理 , 是你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 。 同学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生动的场面 , 你坐在桌子前 , 想学数学了 , 这儿有一张报纸 , 本来是垫在书底下的 , 上面有些新闻 , 你止不住就看开了 , 看了半天 , 才知道我是来学数学的 。 一张报纸就把你牵挂走了 。 或者本来你是要学习的 , 桌子一角的小电视还开着呢 , 看着看着 , 从数学王国出去了 , 到了张学友那儿了 。 这是完全可能的 。 甚至可能是一个小纸片 , 上面写着什么字 , 看着看着又想起一件事情 。 所以 , 作为训练自己注意力的最初阶段 , 做一件事情之前 , 首先要清除书桌上全部无关的东西 。 然后 , 使自己迅速进入主题 。 如果你能够做到一分钟之内没有杂念 , 进入主题 , 你就了不起 。 如果你半分钟就能进入主题 , 就更了不起 。 如果你一坐在那里 , 十秒、五秒 , 当下就进入 , 那就是天才 , 那就是效率 。 有的人说 , 自己复习功课用了四个小时 , 其实那四个小时大多数在散漫中、低效率中度过 , 没有用 。 反之 , 你开始学习 , 一坐在那里 , 与此无关的全部内容置之脑外 , 这就是高效率 。 方法之八:清理大脑 收拾书桌是为了用视野中的清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 那么 , 你同时也可以清理自己的大脑 。 你经常收拾书桌 , 慢慢就会有一个形象的类比 , 觉得自己的大脑也像一个书桌一样 。 大脑是一个屏幕 , 那里面也堆放着很多东西 , 一上来 , 将在自己心头此时此刻浮光掠影活动的各种无关的情绪、思绪和信息收掉 , 在大脑中就留下你现在要进行的科目 , 就像收拾你的桌子一样 。 同学们 , 这样的训练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做 , 它并不困难 。 当你将思想中的所有杂念都去除的时候 , 一瞬间你就进入了专一的主题 , 你的大脑就充分调动起来 , 你才有才智 , 你才有发明 , 你才有创造 , 你才有观察的能力、记忆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 如果不是这样 , 你坐在那里 , 十分钟之内脑袋瓜里还是车水马龙 , 还是风马牛不相及 , 还是天南海北 , 那么这十分钟是被浪费掉的 。 再有十分钟 , 不是车水马龙了 , 但依然是熙熙攘攘的街道 , 又十分钟过去了 。 到最后学习开始了 , 难免三心二意 , 效率很低 。 这种状态我们以后不能再要了 , 要善于迅速进入自己专心的主题 。 方法之九:对感官的全部训练 我们讲了清理自己的书桌 , 其实更广义说 , 我们可以进行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的类似训练 。 同学们可以训练自己在视觉中一个时间内盯视一个目标 , 而不被其他的图像所转移 。 你们可以训练在一段时间内虽然有万千种声音 , 但是你们集中聆听一种声音 。 你们也可以在整个世界中只感觉太阳的存在或者只感觉月亮的存在 , 或者只感觉周围空气的温度 。 这种感觉上的专心训练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有用的技术手段 。 方法之十:不在难点上停留 同学们都会意识到 , 我们理解的事物、有兴趣的事物 , 当我们去探究它、观察它时 , 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 。 比如说我喜欢数学 , 数学课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 , 因为我理解 , 又比较有兴趣 。 反之 , 因为我不太喜欢化学 , 缺乏兴趣 , 对老师讲的课又缺乏足够的理解 , 就有可能注意力分散

推荐阅读